近期
来院就诊患者激增
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
统筹全院资源
多学科协调联动
全力保重症、保诊疗
众多医护人员带病超负荷工作
用实际行动讲述着
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的坚守故事
发热门诊
发热门诊是直面新冠病毒的最前沿阵地,患者最多的一天较以往增长了近20倍。医院全力调配人力和药品资源,诊室增加至7个, 以满足患者就诊需求。
发热门诊团队原有42人,因感染病倒了近一半人员,在医院各科室支援下,科室保持24小时不停运转。
急诊科
急诊科医护人员在科室内来回奔波,每个人恨不得有三头六臂。
科室患者骤增,医护人员病倒多个,为保障危重症患者,尤其是老年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,急诊科必须确保时刻在位,救治到位。
重症医学科(ICU)
护士王孟飞,怀孕37周的她,从未特殊要求休息。观察生命体征、拿药、配药…值班的她,一工作就是十几个小时。
护士孙菁,在重症医学科工作十多年,面对这次重症患者骤增,高烧的她只休息了一天,便主动回科室加入战斗。
内二区(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、血液风湿肿瘤科)
医生李岩,发烧39度,面对科室患者大量增加,而医护人手极为紧张,坚持在岗上班,因太过劳累突然晕倒。
内一区护士钟楚淳为了缓解病区夜班的工作量,连上全夜班。最后实在熬不住了,在护士站输液。
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姬路鹏,面对近90名住院患者,他带头冲锋在前。下图是姬路鹏为阳性患者进行支气管镜下检查和治疗。
内一区(消化内科、内分泌科)
护士许琪琪,从早上7:30到晚上22:00,因忙着抢救患者,长达14个小时没吃饭。为了在送患者回家的路上有体力,她抓紧时间喝葡萄糖水维持能量。等她送完患者再回到医院,已是次日凌晨1点。
护士万琦,上午发烧高达40度。烧一退,考虑到科室上班人少,主动报告可以上夜班。
外一区(普外科、胸外科、皮肤科、眼耳鼻喉科)
外二区护士黄家贝,支援外一区,在病区不停地忙碌。
大量因喉咙剧痛、鼻塞、流鼻涕、头痛难忍的阳性患者到眼耳鼻喉科就诊。科室医护们坚守阵地,全副武装,及时为患者解除病痛。
外二区(泌尿外科、康复医学科、中医科)
“不用怕,小朋友最勇敢了!”护士黄小玲为一名男孩进行检查。她温暖又鼓励的话语,在这一刻似乎驱散了新冠的阴霾。
妇产科
助产士韦晓梅,感染后全身乏力疼痛,站不起身。她咬牙蹲着写护理记录,直到同事来接班。
麻醉科、手术室
无影灯下,这里的工作必须慎之又慎。医护人员每天都要面对阳性患者,他们 轻伤不下火线,咬牙硬抗,竭尽全力守护着自己的阵地。 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,是一颗滚烫的医者初心。
门诊部
为了能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及时、优质的服务,门诊部团队克服人手紧张等困难,默默坚守、团结协作。
放射科
放射科副主任揭育添,低热、咳嗽、咽喉疼痛多天,仍坚持上岗读片写报告。
放射科技术员龙成、杨东,护师林丽虹,登记员黎燕高烧刚退,立即返岗继续投入工作。
请放心,我们在!
哪有那么多“天选打工人”
他们为了责任和使命
选择负重前行
请大家多点耐心和理解
携手共进
共克时艰
编辑:曹文杰
校对:许倩琼
一审:李 吉
二审:白 晶
三审:曹 治